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是: 首页> 它山之石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社区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来源:享学网 发布时间:2015-03-27 作者:江苏省海安教育局 徐健

收藏

         当教育从阶段性教育走向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转型之际,学习型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学校成为一条通向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进而达到和谐世界的人类进步之梯。正如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演变一样,学校语文课程与社区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演变同样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语文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指与语文课程相关的、由社区(包括学校、家庭、学习型组织)开发的,以学生及学生社团为核心组织的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由于教育类型不同、学生的年龄段不同、学校所处的区域不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学习型社会发展中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基础教育中

  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学科课程,语文课程的设计及组织实施往往受课堂教学的制约,较为强调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教育,教学活动缺乏可操作性,语文实践的机会较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出现在学校中,作为语文学科课程的一种补充;20世纪以后,在课程理论,特别是活动课程理论的推动下,逐渐形成了一种以语文学科内容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性学习、游戏娱乐、文化社团活动等为主要形式的,集教育、审美、娱乐、活动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新型课程。发展趋势:

  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原则的确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实施的基本原则有:第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必须适应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第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必须与同一时期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并保持有机联系;第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部如课外阅读和课外写作等必须保持充分的联系。

  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有关语文学科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较明确。有关活动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课程标准对此要求则较为灵活,大多提出笼统的意见。关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总体说来大致有三类:一类是传统的以语文学科内容为主的课外阅读、写作和听说活动;一类是语文学科参与的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一类主要是以活动为主,语文学科内容介入的旅行及考察活动。三种类型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均有所体现。

  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形式的运用。从具体组织形态上考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其形式可谓丰富多彩。如课外阅读、课外写作,各种语文兴趣小组、读书讨论会、文学晚会和文艺表演,各种语文游艺课,等等,不一而足。根据语文教学实践的需要,如果以活动中语文学科内容所占的成分,以及活动本身的属性加以考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大致可分为三种模式:一是学科模式,活动内容主要以课外阅读及课外写作等语文学科内容为主;二是跨学科研究模式,活动以语文学科内容为主,同时涉及其他学科;三是活动模式,主要是通过社会实践等活动方式进行,语文学科内容的学习蕴含于其中,且三种模式各具特色和各有运用情境要求。

  4.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关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检查与评价,总体上说,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及方式的考查有比较具体的指标。目前的发展趋势是,不再作具体的要求,把它纳入到整个语文课程中进行综合考查,其中有些目标偏重于考察综合实践活动。

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职业教育中

  如果从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算起,到2009年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正式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吸纳为新的教学内容,职业教育中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比基础教育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晚了整整八年。虽然职业教育中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起步较晚,但显现了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和后发的盎然生机。如何有效进行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这场改革,是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继承已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成果,同时又能彰显自身特点和鲜活个性所面临的新课题。与基础教育中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相比,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职业教育中的开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缺少国家层面的指导。与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已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定为基础教育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的必修课相比,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缺乏顶层整体设计。职业教育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刚刚被吸纳到职业学校语文课程中,而且只是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已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对职业教育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只是从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三个方面提了原则性要求,缺少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缺少系统性的活动设计。职业教育语文课程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设定、内容的设计缺乏系统规划,且侧重点不明。对基础教育的语文综合实践,教育部不仅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增设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而且制定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教基[2001]6号)。职业教育的语文综合实践,《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仅有原则性内容规定,而且对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三部分的实施要求不明确。目前,各出版社组织专家根据教学大纲出版的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也使得职业教育中的语文综合实践的实施陷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境地。

  3.缺少胜任活动开展的教师。对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综合实践活动并引进职业教育中,基层职业学校的教师对此缺少必要的相关理论支撑和实务操作培训。调查显示,南京市职业学校76%的老师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一般了解,79%的老师没有开展过专门研究或探讨,52%的老师不清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综合”的概念,39%的老师不清楚其具体特点。苏州市职业学校有90.0%的教师反映未开展研究和探讨。教师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了解甚少、认识不到位、不深刻,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活动的目标定位、活动设计、资源开发、策略指导、评价导向,最终导致职业教育中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或停留在语文课程文本中,或者停留在流于形式的课堂中。

  4.缺少必要的活动监管。相对于普通教育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必修课而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对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分别规定24-28课时和8课时的教学要求,拓展模块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更是未作硬性规定。这样的安排是否科学,职业学校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否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姑且不谈。表面上,基层的职业学校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实际上贯彻执行难以到位,而且缺少必要的监管。似有“落花”(大纲对语文综合实践有弹性规定)有意,“流水”(基层职业学校)无情的尴尬。

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以职业为导向的职场中

  人类对自身无限创造能力的向往就是求美。马克思认为,“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就是说,劳动创造了美。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增强语文的知识与能力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从语文学科的角度看,语文能力表现为读、说、听、写等四项基本技能。事实上,语文能力初始表现为一种学科能力,实际上也是一种职业能力。德国就明确将包括阅读、写作、语言交际等体现个人基础素质的能力列为职业的“关键能力”之一。在英国,将读、说、听、写等在内的沟通技能列为职业“核心技能”六大模块之首。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于2003年推出中国劳动者的核心技能体系,也将“交流表达能力”列为首要的职业能力。由此可见,就语文能力在职场中的运用来看,语文能力对人的职业发展具有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

  实践证明,不同岗位以及所面对的对象不同,其职场语文能力的要求各有侧重,但语文能力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说,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承担什么样的岗位职责,对语文能力的提升需求是同样重要。工厂等企业单位的调查数据表明,89.2%的人认为聆听最重要,86.5%的人认为阅读最重要,74.7%的人认为说最重要;68.3%的人认为写最重要。营销及服务类单位的调查数据表明,90%的人认为说最重要、83.4%的人认为聆听最重要、72.1%的人认为阅读最重要、61.7%的人认为写最重要。机关等事业单位的调查数据表明,90.7%的人认为写最重要、89.1%的人认为阅读最重要、80.1%的人认为聆听最重要、79.7%的人认为说最重要。显然,语文能力的表现与岗位要求紧密相关,衡量其重要性的标准主要是与其工作关联的紧密程度。针对职业教育是专业定向教育的特点,学习型社会中的语文综合实践,除了遵循普通教育语文综合实践的基本要求外,还要基于职业岗位的工作流程的需求,构建以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提高社会公众的以职业为导向的、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职场语文能力实践体系,同时要设计出与之相匹配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可按以下几种模式组织实施:

  1.微型课题研究型:主要针对语文课程中的“基础模块”设计——从学科延伸中筛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以“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为基本理念,通过搜集资料、合作探究、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

  (1)活动模式:确立课题→搜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提出论点假说→合作探究→总结评价

  (2)设计示例:广告词赏析

  确立课题:以苏教新版职业学校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为例。该单元是散文单元,精选的作品中既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又有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德富芦花的《晚秋佳日》和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可将本单元作为一个整体设计开掘出一个总课题,即语言文字辨析、品味。结合现实生活与学生实际,引申出一个研究课题——广告词的赏析。

  搜集资料:当今社会是个信息社会。学生目前所能接触到媒体主要有电视、广播、网络、报刊以及横幅、海报等。搜集整理前,教师首先应举例对优秀广告词进行赏析,让学生对于广告词的“优秀”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其次,要求学生按产品类别、媒介、广告目的等对广告词进行分类。搜集整理时一般以五至十条为宜。学生要根据所掌握的广告词的要求及文体特点进行筛选,选出自己认为优秀的广告词。搜集和整理广告词的时间不宜安排过长,一般情况下一周即可。

  合作探究:采取按4至6人一组的分组合作形式。首先,对组内成员收集的广告词进行辨析与品味。其次,撰写广告赏析文。再次,根据优秀广告词的示例进行仿写。

  总结评价:活动的评价既要对作品进行点评,又要对学生的活动表现进行评价。评价按小组自评(含个人评价)、班级评价和教师评价三部分以及相应的分值比例进行量化。

  2.情境模拟演练型:主要是针对语文课程中的“职业模块”设计——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从相关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活动项目,模拟职业情境,选取活动内容,组织综合实践。在活动中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1)活动模式:设计活动项目→模拟职业情境→设计活动方式→组织模拟演练

  (2)设计示例:求职应聘

  设计活动项目:职业中学的学生毕业之后将面临求职就业的问题,根据这一实际,可围绕应聘、求职与面谈等方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模拟职业情境:为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就业前景及行业发展情况,组织学生到本专业相关单位实地参观。同时邀请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的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相关要求。

  设计活动方式: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设计出某单位招聘启事,组织学生依据自身实际撰写个人应聘信或求职信。对学生撰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其后,在班级中进行面试活动,并实施综合评价。

  组织模拟演练:开展面试活动时,将全班学生分成四至六组,并确定组长负责各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轮流充当应聘人,其他学生为面试官,并做好相关记载及评价。活动中,教师以指导者、观察者和评价者的三重身份出现。有条件的可邀请相关单位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活动结束后,以小组的当场评价与教师的观察评价进行综合评判。

  3.社会实践活动型:主要是针对语文课程中的“拓展模块”设计——针对社会生活和相关行业中的重要问题,设计活动项目,确定活动内容,开展综合程度较高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1)活动模式:发现问题→设计项目→确定活动→开展实践

  (2)设计示例:创业策划

  发现问题:目前,职业教育突出强调“三创”,即创新、创优和创业。学生“三创”意识的培养应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可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创业策划的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项目:进行创业策划之前,要求学生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创业前景,学生还需要对自身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详尽分析,从专业理论知识到专业技能,从经济思维到创新意识,同时要能发现自身创业中可能遇到的阻力与困难,包括资金等方面。

  确定活动:创业策划切忌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进行。由于学生的创业梦想很多,因此教师进行创业策划指导时要注意到个体差异与可行性。同时,可邀请学校毕业生中创业成功者开设讲座,重点谈及创业设想的产生与初创时期的艰辛与困难,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组织学生撰写个人创业策划书。

  开展实践:首先,学生个人结合实际初步确定创业设想;然后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进行市场调查,调整个人设想;结合创业目标,思考创业定位及创业启动资金来源等诸方面情况;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撰写完成创业策划书。班级活动时,学生将创业策划书放在课桌上进行集体展示,学生互相翻阅,评选出优秀策划书八至十份,并对其他的进行分档评分汇总。活动结束前,教师对评选出的策划书进行点评。

上一篇:引导市民欣赏古诗词 提高文化软实力
下一篇:基于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视角的社区教育信息化知识管理平台构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