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是: 首页> 它山之石
基于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视角的社区教育信息化知识管理平台构建的研究

来源:享学网 发布时间:2015-03-30 作者:上海市普陀区社区学院 余江涛 

收藏

         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学质量保障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对于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国内国外都有大量的研究案例可供参考。本文从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视角出发,尝试寻求一种基于信息化平台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途径和解决方案。

一、社区教育信息化知识管理平台构建的动因

  1.教学质量的保障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进步

  教师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主要实施者。教师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只有实现教师专业水平的最大发展,深刻领会社区教育的规划思路并能按照统一规范的操作程序去执行,课程、教材、教学等要素的整体实验设计才会取得实质的研究成效。教师专业发展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学校的持续发展。所以,学校必须寻找和建立一种能够不断激发教师内在动力的指导、培训、管理和评价机制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就社区学院(学校)而言,教师的信息素养应该包括以下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在认识、态度层面上的内容,即对信息、信息社会、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和态度,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养;二是信息能力,即实际操作层面的素养,是教师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活用的能力,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传递的理解和活用能力,这是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

  社区教育信息化和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赋予了新的内容,要求教师进行以下几方面的专业发展:教育理念要不断更新、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掌握多样的教学策略、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具备继续学习,自动更新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教师专业化发展更有助于教师信息素养的不断提高,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3.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需要创新型的信息化载体支持

  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目标的完成需要大量拥有较高信息素养的老师。有统计数据显示,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们在工作中解决问题所使用到的知识,只有30%来源于学校和或者进修学校提供的正规培训形成的知识储备,另外70%的知识则来自于非正规培训——员工在工作实践中自主收集、理解和使用信息。

  因此,构建以社区教育信息化知识管理平台为载体的信息化平台能够给老师提升信息素养以必要的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知识支持,其特有的知识管理模块和互动功能,将带给老师需要的信息技术应用的知识和资源,可以及时提供更系统、专业、高效的知识支持,通过知识管理平台来完成自身的非正规培训,最终必然成长为专业、高效的职业人才。

二、社区教育信息化知识管理平台的架构

  社区教育信息化知识管理平台在架构上主要考虑研究两大“知识库”系统的建设:一是“用户库”的建设,主要解决社区教育信息化领域中“人力资源链”平台打造的问题,通过“社区教育通行证”系统将专业研究人员、校长、教师、学生链接在一起,在知识管理平台中交流和互动,逐步形成区域性的促进社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源链。二是“知识库”的建设,主要解决社区教育信息化领域中“知识资源链”平台打造的问题,其中包括静态知识库、动态知识库两个模块。

  (一)静态知识库主要包括专家库、校长库、教师库三类,以互联网以及学术期刊的专业知识推荐为主

  1.专家知识库

  组建在社区教育信息化领域有较高的研究成果和影响力的专家数据库,收录专家与社区教育信息化相关的课题研究成果和最新的观点,通过学习专家理论,促进学校领导和老师在知识背景、思考方法、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等方面素养的提升。

  2.校长知识库

  学校领导是实现社区教育信息化的关键,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树立在课程创新、知识管理、成效评估和社区沟通等工作流程中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引领能力。校长知识库主要提供在教育信息化领域中基于校长的视角需要学习的相关知识,包括学校管理、课程整合、文化建设、课题研究、实践案例等领域,以提高领导的信息化引领能力。

  3.教师知识库

  教师是实现社区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根据教育现代化时代对教师的信息素养的要求,构建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知识库,逐步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水平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知识库主要包括:基本信息素养、多媒体素养、网络素养、课程整合素养等。

  (二)动态知识库主要包括问答知识库、教育信息化博客群两种,以构建动态的组织知识和个人知识为主

  1.问答知识库

  根据社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构建区域性的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知识问答知识库。问答知识库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社区学院对于社区学校以及办学点出现的教育信息化领域中与技术有关的疑难问题给予及时地解答,逐步形成一个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的知识库;其二是为全区的社区学校教师提供一个基于问题的互动交流平台,实时分享教师的教育智慧,促进信息素养的提升。

  2.教育信息化博客群

  以“思想链接、知识共享、引领成长”为核心理念,以“普陀社区教育”网站为展示平台,打造区级“博客”群系统,为老师的信息素养提升提供个人知识管理平台,尤其是在教育信息化理论,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等领域给予更多的关注。努力使其成为社区教师开展教育研究、进行思想交流、加速专业成长的平台,成为社区居民兴趣拓展的空间,成为学习者参与社区教育、构建和谐社区的乐园。

三、社区教育信息化知识管理平台构建研究的现实意义

  通过社区教育信息化知识管理平台构建的实践研究,对于知识管理理论在社区教育系统内部的本土化实践,提高社区学院(学校)领导的信息化引领能力,促进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以及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并提升社区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无疑是终身学习的一个基本前提。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组成。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就培养了教师的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使之具有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具有追求新信息、运用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捕捉信息,从易被人忽视的现象中引申、创造新信息的能力。教育信息化知识管理社区的建构,为教师搭建了一个非正式学习的平台,通过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

  社区教育信息化知识管理平台的建构为区域性实现可编码化的信息化知识与可意会的知识区域分享和创新提供了新途径。其目的在于通过知识分享、运用集体智慧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以及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校或团队的成长。由于意会知识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于教师的头脑中,是教师所获的独特经验,因而知识管理侧重于对人的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上。其本质在于营造一种合作、开放的协助共享的文化环境,促进团队向学习型组织的转化,从而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上和知识上的有利支撑。

  3. 为知识的分享文化形成创造了新机制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教育系统缺乏知识共享的文化,教师缺乏知识分享的意识和动力。打破信息孤岛,创建“思想链接、知识共享、引领成长”的核心知识分享文化理念,是知识管理平台的使命。通过有效的流程设计,搭建畅通的知识管道,让知识成为活水,使得参与其中的老师能够体会到知识共享的价值,并能品尝到知识共享带给工作的益处,教师才会在价值观上,进而在行动上有所转变。作为一个学习型的社区,将在区域性的知识分享机制的研究与实践中探索一条出路,对于社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将有着重要意义。

  4.为校际之间的知识联盟的建立搭建了载体

  社区学校是依存社会系统而存在的,学校的每项改革都与社会变动息息相关。对学校知识的管理,管理者不能单纯地认为就是对校内知识的管理,因而只关注组织内部的建设。事实上,知识管理更在于构建学校组织知识与社会知识系统的连接、互动与整合。一方面,社区学校可以同兄弟学校建立协作关系,比如,在民间自主交流的基础上建立校际间的“知识联盟”,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研讨会、教师互换、教育资源共享等形式进行交流。另一方面,社区学院也可以依托该平台,建立起地区性的学校知识管理网络,在网络内,学校成员可以进行知识管理的指导、交流、借鉴、考评等活动,从而带动社区学校群体性的教育创新与改革。

上一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社区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论乡镇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