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是: 首页> 它山之石
让各族农民群众享受农村社区教育的蓝天

来源:享学网 发布时间:2015-04-23 作者: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教育局 杨杰军

收藏

 ──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开展以“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为平台民族农村社区教育实验的探索

  龙胜作为桂北高寒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高山半高山占80%,平均海拔756米,“九山半水半分田”是本县自然特征的概括,全县辖7乡3镇,居住着苗、瑶、侗、壮、汉等民族,总人口17.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76%。由于历史地理原因,龙胜是国家级重点扶持开发的少数民族贫困县,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始终困扰着民族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各族农民群众是多么渴望能够有机会、有条件参加社区教育各项培训学习活动呀!

  2015年5月,龙胜县根据民族农村贫困小县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围绕“政府统筹,经费保障,部门参与,教育牵头,农民受益,资源共享”的民族农村社区教育实验工作任务,启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社区学习中心”项目。实验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十分重要的进展,在2013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职成教育改革试点、农村社区教育实验县项目评估验收会上,经自治区专家组评审,被一致评为优秀。专家们认为,龙胜县主要从下列七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抓突破口,进行了建立“政府统筹,经费保障,部门参与,教育牵头,农民受益,资源共享”的农村社区教育实验运行机制的探索。龙胜县从民族农社区教育的县情出发,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和平乡作为进行这一探索的试点,2011年12月初,和平乡政府廖宇俭乡长主持召开了有乡五站、四所、两校和一院等乡直单位及各村民委主要负责人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对农村社区学习中心“试点乡”工作进行动员,并落实了技术线路:先由各部门及村民委提出年度培训计划、工作职责及经费预算,再由乡社区学习中心校编制成便于具体操作的年度农村社区教育实验工作方案,报乡政府审批,然后由乡政府以红头文件形式下发各单位和各村委会实施。和平乡抓“统筹”,首先从农村社区教育实验资源的统筹上进行突破,统筹机制试行以来,各环节运行正常,很好地解决了有关部门争抢农村社区教育实验资源,培训工作条块分割,无序、重复、低效、社区教育阳光洒不到边远山区农民身上等落后现状,使民族农村社区教育实验出现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案例}龙胜县和平乡“建立政府统筹经费统一教育牵头部门合作办学的农村社区教育实验运作机制”基本情况

  和平乡根据自治县实施“民族农村社区教育实验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率先制定并试行了“政府统筹,经费统一,教育牵头,部门合作”的和平乡农村社区教育实验试点工作运行机制。基本情况如下:

  主要做法:

  (1)乡党委、乡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具体落实“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实验县工作方案”的措施,决定成立乡级领导机构,制订乡级实施方案,指定分管农业的廖宇俭副乡长主抓落实。

  (2)乡党委政府委托乡长廖宇俭同志主持召开乡直各有关单位领导会议,具体落实各部门职责,建立工作机制和管理机构,讨论制定实施细则,组建联合送教下乡讲师团。

  (3)出台并印发乡政府红头文件,实施了政府统筹领导,经费统一安排,教育牵头组织,部门共同参与的农村社区教育实验试点乡运作方案。

  (4)由和平乡成技中心校袁定君常务校长主持,召集乡直各部门领导会议,讨论并综合各部门提出的培训安排、讲师团成员名单、培训经费预算、具体行程等细则事项。

  (5)在乡社区学习中心校的召集下,全面、有序、有效地开展全乡的农村社区教育实验培训工作。

  主要成绩:

  (1)建立了全县一流的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电脑培训室,大大提高了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办学能力。

  (2)进一步提高了黄洛社区学习中心的办学水平,少数民族妇女的民族歌舞、地方民族旅游英语培训产生了很好社会与经济效益,是农村社区教育实验为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服务的先进典型。

  (3)和平村老街社区居民健身与休闲活动基地的建立,将该乡民族农村社区把社区服务群众从“牌桌”拉向球场的序幕,使该村各族男女老少有了健身和休闲的好去处。

  (4)送教下乡培训工作红红火火。2013年上半年送教下乡培训人数为5117人;集中乡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培训15期,培训了1378人次;农村各族群众(含老年人)各种学习、文体及健身活动普遍开展,参加活动的覆盖面达到95%以上。

  (5)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培训内容多样、形式多种、针对性强,适应各族群众需求,有效地促进了和平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平乡高产油茶、罗汉果、龙脊茶等新型支柱产业的兴起,成为该乡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6)有效地促进了全乡的两个文明建设,乡风朴实,乡村和谐,乡亲团结已成为该乡独特的风景。

  2.抓载体,进行了建立以农村社区中心为民族农村职成教育、社区教育和扫盲继续教育的农民“三教”与培训统筹与结合载体的探索。通过在泗水乡排坊、江底乡渡江、和平乡黄洛、龙胜镇金车、乐江乡独镜等一批自然村屯建立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使农村自然村屯社区内的各族农民群众能够全员性地就近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活动,使农村社区学习中心成为大家学习、交流、议事和开展活动的好去处,他们兴高采烈地说:“现在小孩子的学校虽然远些了,但农村社区学校办到了我们的家门口,这是少数民族群众的福音哦!我们继续与终身学习的梦有希望圆了!”根据民族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求,龙胜县一方面抓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建设各项培训工作,一方面抓“一社区一产业”的发展,把培训学习与发展当地支柱产业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其相互促进发展,达到服务农民、致富一方的目的。例如:泗水乡排坊社区学习中心发展起来的农家乐产业、龙胜镇金车与和平乡黄洛社区学习中心打造的民族旅游产业、乐江乡独镜社区学习中心通过培训引进的民族刺绣品加工和农民画产业等,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通过加大对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作为承接民族农村社区教育统筹发展载体的建设力度,把它办成了农民群众自己的学校,使它散发出民族农村社区教育学校办到农民家门口的浓郁芳香。

  {案例}江底乡渡江社区学习中心简介

  江底乡渡江社区学习中心距著名的龙胜温泉景区4公里,创建于2011年8月。社区学习中心辖21个村民小组共2200多人。学习中心占地面积2667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齐全。有普通培训教室两间,办公室一间,戏台和文体活动场地各一个,学员食堂一间。学校整体布局合理,校园环境整洁。社区学习中心创建以来,认真贯彻面向“三农”的职成教育方针,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以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以当地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责任、勤作为、争机遇、抢主动,积极探索民族农村职成教育和社区教育协调、科学发展的办学新路子,科学地把各种培训项目与发展当地优势产业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农村农业实用技术全员培训、致富骨干培训、创业就业培训、社区教育等多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农村“科、教、文”相结合的职成教育统筹项目培训。学校组织机构建全,人员配备适应需求,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人员职责明确,各项培训工作有序、有效进行,运用参与式方法,与社区居民共商“把适合本地实际的朝天椒种植与‘农家乐’服务两大产业做大做强”,并打造成为当地支柱产业的发展大计,为科教兴村、社区教育实验富民发挥了引导性作用,创造性担当起当地人才培训、技术推广和服务社会的重任,构筑了当地经济社会与社区教育的和谐发展新局面。

  3.抓保障,进行了建立县级政府为主,县、乡镇两级政府共同承担的农村社区教育实验统筹发展经费投入机制的探索。在专款专用和用好用活自治区实验项目专项经费的基础上,县财政每年除确保48万元的民族农村社区教育实验专项经费足额到位以外,再按上级文件要求足额筹措农村职成教育与社区教育专项经费,乡镇财政每年按镇级每年5000元、乡级财政每年按4000元的标准足额到位,和平乡政府还把各部门的培训经费统筹到农村社区教育实验方面来,实行乡政府统筹下的农村社区教育实验经费保障机制,有效保障了实验工作的健康发展。

  4.抓综合,进行了农村社区教育、职成教育、扫盲继续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拓展社区教育因素实验的“四教”综合发展的民族农村社区教育探索。龙胜县把“多教”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社、职、成、扫、义“多教”一起抓,“五轮”齐转,综合并举,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江底中心小学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从转变观念到学技术、创业就业和开发新产业等多方面有序、有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还将学校电脑室、图书阅览室向家长开放,并在阅览室设立“家庭教育和社区家长咨询服务中心”,配备两至三名专、兼职咨询教师,随时解答家长教育子女和在创业致富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使之成为家校联系的桥头堡,成为农村社区教育实验与基础教育相结合的前哨阵地。充分利用学校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校舍资源建设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在社区学习中心附设学前教育班,在全县初中各年级和乡镇小学高年级开设集民族传承文化与传承工艺启蒙、热爱家乡、人生发展规划指导等乡土文化与传承教育于一体的民族农村社区教育因素渗透实验课,构建了农村社区教育实验与义务教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格局,开创了促进民族农村教育的“综合”发展途径。

  5.抓均衡,进行根据民族农村的社区教育特点,因地制宜运用远程教育、信息技术、音像资料进农家的现代教育手段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实验的探索。贫困农村中偏僻、边远、贫困、落后与分散的少数民族农民群众,特别是民族妇女,常常是被人遗忘的角落,他们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龙胜县坚持面向他们开展社区教育,根据他们居住环境和家庭条件的不同,秉承“形式可以不拘,途径可以不同,但总要有一种适合最弱势群体朋友们”的宗旨,进行了组织收看卫星电视相关社区教育节目,在县广播电视台开设农村社区教育频道,发送社区教育短信息、制作民族旅游英语口语VCD、DVD培训光碟和送教下乡等新形式与新途径的培训。这种“足不出户”的培训学习方式和新的途径既不受时间、地点和人数多少限制,又不受农忙与家务等因素影响,很好地解决了农村社区教育培训的薄弱环节和均衡发展问题,把农村社区教育阳光洒向了“被人遗忘的角落”——边远、偏僻、贫困、落后与分散山村的各族农民群众,特别是洒上了少数民族妇女们。

  6.抓能力建设,进行了不断改善农村社区教育实验办学条件的探索。现已给80%的乡镇社区学习中心校配备了多媒体教育设备,给60%的乡镇社区学习中心校建设了电脑培训室,给所有乡镇社区学习中心校配备了复印机、档案资料柜等必备设备和一批培训资料,还建设了一批农村社区学习中心;调整了全县各乡镇社区学习中心校的专职副校长,使整个队伍丰富力强;还通过积极努力,争取到了辽宁省大连市金州社区教育学院向本县无偿捐赠80多台电脑,30多台电子琴等一大批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急需装备,弥补了本县经费不足的困难,有效地改善了乡镇社区学习中心校的办学条件,为本县农村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实验的新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7.抓难点,进行了在县政府的领导和统筹下,建立县直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合力培训,资源共享”的农村社区教育实验运行机制的探索尝试。我们的工作策略是先从乡镇入手,在县级的层面也积极尝试,但不轻意动其他部门的“奶酪”,因为上级是条块式管理的。如:通过协调,争取县扶贫开发办将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基地放在了县职业学校,县世行办将“贫困农村社区能力建设”的农民培训工作委托给县社区学校中心负责,县就业服务中心与县社区学校中心联合举办劳动预备制培训班,县林业局与县社区学校中心联合实施油茶高产新优品种项目培训;县社区学校中心积极主动参加和配合县工信局的“民族旅游工艺品展销一条街”活动,协助县农业局实施“阳光工程”培训,参与县科技部门开展科技“三下乡”、文化局文化“三下乡”及卫生部门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做到成熟一家合作一家(如:与县扶贫开发办),争取一家巩固一家(如:与县林业局,等),积极为全县各部门社区教育实验工作打下“统筹”的基础。

  龙胜各族自治县因地制宜地创造性进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工作的探索,取得了具有地方特点的阶段性成果,初步实现了项目的预期目标。但由于项目实验任务重、涉及面广,龙胜县以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为平台的民族农村社区教育实验工作还正在深入探索之中,为今年开始全面建设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创造了很好的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