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是: 首页> 它山之石
学习型组织创建与学习型社区建设关系探讨

来源:享学网 发布时间:2015-03-18 作者: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社区教育学院 李富华

收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均提出:到2020年我国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目前全国有北京、上海、武汉等60多个大中城市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学习型城市建设有不同见解。其中,陈友华认为:“建设学习型城市就是将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和内容运用于城市管理和发展的一种实践。”马仲良认为:“在一个城市的范围内构建学习型社会,就是构建学习型城市。”我们知道,社区是城市行政区划的基本单位,组织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同时又是社区的基本单位。显然,学习型城市建设离不开学习型组织创建与学习型社区建设。那么学习型组织创建与学习型社区建设是什么关系呢?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很有必要。

一、关于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社区

  1.组织与社区

  根据百度文库解释,组织是两个以上的人、目标和特定人际关系构成的群体。显然,家庭和单位也是组织。单位包括机关、团体、事业、企业等非自然人的实体或其下属部门。“社区”是引进西方的名词,有多种解释。我认为比较贴切的解释是: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区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社区,既是地理区域概念,又是组织概念、行政概念。因此,社区包含各类组织,各类组织又是相对独立的。社区与各类组织是松散型关系。

  2.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社区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很多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表述。本文认为学习型组织可表述为:是指建立在彼得圣吉五项修炼的基础上,对个人学习、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进行管理,形成一种能够认识环境、适应环境、主观能动作用于环境的有效组织。即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对于学习型社区的定义,国内外有很多专家有不同的见解和描述。如叶忠海、厉以贤、黄云龙、陈乃林、张菀珍(台湾)、Books和Mooe(国外)。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我比较趋向于叶忠海教授对学习型社区的描述:学习型社区是指以社区终身教育网络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能保障和满足社区成员学习基本权利和终身学习需求,从而促进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以及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社区。

  3.学习型组织划分

  我们知道,彼得圣吉提出的五项修炼主要是针对企业进行研究的,后又延伸到其他单位组织,进而延伸到区域性组织。在这里,我将学习型组织归为单位性学习型组织和区域性学习型组织两类。所谓单位性学习型组织,是按组织特征来划分的学习型组织。如学习型企业、学习型事业单位、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团体,学习型家庭等。所谓区域性学习型组织,是按区域特征来划分的学习型组织。如学习型门栋、学习型社区(村组)、学习型街道(镇)、学习型城区(市县)、学习型城市等。

  显然,学习型社区是区内各类学习型组织的集合,各类学习型组织构成了学习型社区的基础。社区与各类学习型组织,及各类学习型组织之间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简单割裂。

二、学习型组织创建与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关系

  1.学习型社区与其他学习型组织的创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学习型组织都在社区范围中,所以,学习型社区包含其他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社区工作具有综合性,创建的学习型班子、机关、企业、团体、楼栋、家庭等学习型组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为社区包含“班子、机关、企业、团体、楼栋、家庭”;社区要抓学习型班子、机关、企业、市场、楼栋、家庭等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把在辖区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作为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基础;把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工作纳入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工作框架。同样,各单位组织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提高本单位组织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政府要推动学习型社区建设这个大环,各单位就要推动创建学习型组织这个小环。学习型组织形成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的局面。政府制定了学习型社区建设规划,各单位就要制定学习型组织创建计划。形成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小环保大环的局面。互相促进,阶梯式上升,使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社区对学习型组织有引领作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11条规定:“城市和农村居民按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居委会是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而构建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奋斗目标。社区居委会要在基层群众中广泛宣传我们党的这一主张,将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并在社区营造一种终身学习的氛围,为各类学习型组织和个人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宣传舆论环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组织法》第二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委会要管理社区事务,不能单靠行政手段和行政命令。而是要依靠居民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已经成为社区居民自主管理的重要职能和手段。学习型组织社区建设就充分体现了居民自我教育功能。学习型社区建设已经成为社区管理与社区发展的新型模式。因此,社区应该把学习型社区建设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职责和任务之一。社区在居民和组织中具有引导和协调作用。社区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还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引领居民及组织学习。一是结合贯彻落实党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居民和单位学习;二是结合创建如文明社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等,引导居民和单位学习;三是结合解决社区内突出问题,特别提高失业人员、残疾人员、待业人员生活工作技能,引导居民和单位学习;四是提升居民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引导居民和单位学习。

  3.社区内学习型组织创建可以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

  社区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企业、团体、社区、门栋、家庭的活动。抓学习型组织的优点是能发挥各组织的组织性、激励性;把学习与组织的发展联系起来,具有强大的动力;且人口涵盖面广。对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创建的学习型班子、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团体、学习型学校、学习型楼栋、学习型家庭等学习型组织。各级领导班子以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依法行政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创建学习型班子;机关、群团组织和事业单位以转变职能、加强服务和提高效率为目标,创建学习型机关;企业以造就知识型、复合型人才,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培育企业文化和创新精神,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创建学习型企业;学校围绕以“为学生和学习服务”为中心,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创建学习型学校;楼栋以营造良好道德与文化氛围,促进邻里团结和睦为目标,创建学习型楼栋;家庭以加强子女教育,提高家庭成员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创建学习型家庭。

三、学习型组织创建与学习型社区建设互动

  学习型组织创建与学习型社区建设是有机统一的,有的地方以学习型社区建设为龙头,带动其他学习型组织创建。如何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动?打破社区内各单位教育资源的壁垒,形成一种开放互动、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共同学习新机制。

  1.建立开放互动机制

  本着“教育面向社区,资源来自社区”的原则,充分利用社区内现有各类教育、科技、文化等资源,横向联合,纵向沟通,努力拓宽教育渠道,推动社区教育资源的开放互动。

  一是学校教育资源开放互动。在社区组织协调下,学校向社区开放操场、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房、语音室等教育资源,让居民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参与教育培训,加强学校与社区之间的交流和活动,实现教育资源的共有共享。二是依托社区的党员群众活动中心、社区学校、人口学校、家长学校、老年大学、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等平台作用,构筑一条涵盖各类人群,包括早期教育、家庭教育、青少年教育、老年教育、再就业教育、流动人口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学习型社区教育链条。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努力营造社区学习环境。对社区各类活动功能室进行调整布局,设置居家养老服务站、健身室、阅览室、文化娱乐活动室等文体场所。进一步加大学习型社区宣传电子屏,滚动式播放信息,开辟社区报栏,做到信息更新及时。营造社区浓厚学习氛围。

  二是各级单位教育资源开放互动。由于社区内各单位具有相对独立性。各类组织学习资源互有长短。开放互动,知识共享,打破单位之间教育资源限制,在市内、街道、社区内形成教育资源开放互动。如,汉阳区检察院与武汉市财政学校共同签定了《汉阳区人民检察院、武汉市财政学校学习型组织共建协议》,双方联合成立了学习型组织共建指导小组。武汉市财政学校安排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为汉阳区检察院干警开展了普通话、计算机、英语、司法会计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汉阳区检察院在武汉市财政学举办了多期法律知识讲座及法律咨询活动。

  三是各类文化实体教育资源开放互动。武汉市在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中,十分重视各级各类文化实体的建设与开放,同时注意发挥他们在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市、区、社区的博物馆、图书馆、青少年宫、文化馆、科技馆等文化体育设施向单位和市民免费开放。另外,武汉市在市、区、乡镇和社区(村)都建立了四级图书馆(室)、农家书屋等公共图书服务网络,在江滩、大型社区、交通站点、中心公园、文化广场、医院商场建成一批24小时自助图书馆;开展流动图书服务,让市民能便捷地享受图书借阅服务。

  2.建立共驻共建机制

  社区将辖区内企业、学校等单位的负责人纳入创建学习型社区领导小组的成员;社区把企业、学校等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工作纳入学习型社区创建工作范围;与其建立联系制度;形成横向沟通,共驻共建的新机制。创建学习型社区的本质是形成一种文化土壤、文化空气和文化阳光的一体化生态系统。这就需要培育社区学习文化。实践中,各类学习型组织都极为重视组织学习文化营造,具体表现为:一是建立各种制度机制,如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学习保障机制、学习培训机制、学习考核与激励制机制、学习评价机制等,确保学习活动的规范化和长效化。二是创新学习载体,开展各种教育主题的学习活动,如通过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全民终身学习大讲堂活动,以及举办各种读书会、演讲会等形式,开展时政、普法、科技、健康、人文历史等主题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三是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为组织成员提供温馨的精神家园。如通过开展琴棋书画、文艺汇演、各类文体比赛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休闲娱乐活动,丰富组织成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四是实施项目工程,打造各种精品课程和精品学习项目品牌。五是加强组织文化建设,为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如武汉市青山区结合工业城区特点,采取政企共建,资源共享,在实践中探索出以“六联六共”活动(思想政治工作联抓,共育文明市民;公益事业联办,共建服务体系;社区治安联防,共创安全小区;生活秩序联管,共创优美环境;文体活动联谊,共同陶冶情操;社区教育联抓,共谋社区发展)为载体,通过签订社区教育共建协议书、对口共建等形式,深化共建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3.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学习型社区的建设需要挖掘和整合本区内政府、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以及社会培训机构的教育资源,建立网络化、立体化的终身学习服务平台,为组织成员提供便捷、个性化、全方位的学习服务,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一是整合学习资源,建立四级社区教育服务网络。如武汉市整合电大系统教育资源,在市、区均设立了社区教育学院;整合中职学校、市民学校,在街道(镇)及社区都建立了社区教育中心和社区教育学习点。二是建立各行业企业、学校及终身学习网站,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武汉市教育局抓住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机遇,积极推进“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武汉中心”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各类学习资源,构筑武汉市云教育大平台。如武汉终身学习网已拥有14个类别、3万多学时免费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总存储容量达600G,资源形式包括音频、视频、三分屏、Flash等各种类型,资源内容覆盖育婴知识、幼儿教育、中小学辅助教育、职业技能、专业发展、就业指导、心理素养、文化修养、科学涵养、医疗保健、生活技艺、法律维权、文体休闲、安全教育等领域。青山区建立了全民终身学习网,网站拥有各类教育资源518门。还有各行业、企业建立的学习网站。为社区组织及市民提供教育服务。为了居民学习便利,有的社区还建立了数字化学习中心。三是教师资源共享。社区充分利用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专家队伍,为各组织提供教育服务。同时,发挥社区退休“五老”(老教师、老干部、老党员、老专家、老医师)及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让他们为社区教育培训服务。另外,武汉市、区、街道还建立了三级社区教育师资数据库,在本区、本市范围内实现师资队伍共享。

上一篇:
下一篇:区级社区教育学院的职能定位及运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