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是: 首页> 它山之石
且学且乐 养生养心

来源:享学网 发布时间:2014-03-28 作者:杭州市成人教育研究室 沈仁红 李军光

收藏

且学且乐 养生养心

── 杭州长庆街道新华坊社区立足于“银发医疗队”的保健学习共同体


  背景:因时因地,因势而生的社区学习共同体

  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新华坊社区,东临东河,西依新华路,南临凤起路,北至体育场路,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辖区内共有住宅楼53幢2324户、常住人口5618人、流动人口520人,其中企业退休人员占总人口的约1/5,是一个偏老龄化的社区。而社区作为企事业退休人员生活和活动最集中的地方,是他们晚年生活的第二空间,加强对社区企事业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成为社区的一项重要工作。

  同时,在一个老年人相对集中的老社区,医疗、人员、公共设施就显得相对缺乏,老年人多、看病难,也是居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现状下,是等待政府,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是挖掘社区现有资源,实现自我服务?这个课题,摆在了社区教育工作者人的面前。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有热心的老人主动站了出来:汪秀贞,原是幸福丝织厂的厂医,有一定的医学基础。“我想社区老年人较多,年纪大了病痛也多了,办个医疗队挺好的!”汪秀贞师傅这么想。于是,她挨家挨户地询问志同道合者,组成了社区老人医疗队的雏形。

  在2003年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社区党员们提出了“居民有需要,我们怎么办”的命题。社区党委因势利导,深入发动群众,与汪秀贞师傅的社区老人医疗队结合,在杭州市建立了第一个社区志愿者医疗保健服务队,于当年夏天,志愿者医疗保健服务队正式开始了为居民服务活动。

  在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服务队壮大成了一支由十余名社区楼道支部的党员和居民群众所组成的医疗服务队,他们在拥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需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特别是医疗保健知识,提高为居民群众服务的技能。于此,一个群众自发、社区扶持的医学保健知识学习共同体诞生了。

  2011年《杭州日报》用较大篇幅报道了新华坊社区的便民服务工作,报道中,根据便民服务队员们大多白发苍苍的实际情况,第一次运用了“银发医疗队”的称呼,新华坊社区有个“银发医疗队”的事情,传遍了杭城的大街小巷,一个别样的社区学习共同体也日渐绽放出它的异彩。

  特色:立足于社员实际,做雪中送炭的实事

  “银发医疗队”成立之初,社区里的大多数人存在着怀疑的态度,他们认为,这几个退休人员能起什么作用?还不是热闹一下的事情。每次活动,前来的居民寥寥无几,场面十分尴尬。面对这种情况,“银发医疗队”的成员没有灰心,他们一方面精心组织每一次活动,用自己的热忱来感动居民,另一方面,他们挨家挨户上门请人,请居民们尝试接受他们的服务。他们的真诚赢得了居民群众的心。迄今,越来越多的居民群众把接受“银发医疗队”的服务,作为了自己每月两次的必修课。这些服务对象,既有本社区的居民,也有来自十五家园、金衙庄等周边社区的居民,甚至远在拱墅区、上城区的居民也慕名前来,定期接受检查、理疗。每逢活动日,少则六七十人,多至上百人排队等候治疗,形成了新华坊社区为民服务活动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社区学习共同体志愿者自费购置了血压计、理疗器、金针等器械,把每月的第一个和第三个周四上午作为活动日,定时开展量血压、做理疗、打针灸、按摩、保健咨询等医疗服务。志愿者们还用一本本子记载着每位居民群众的检查结果,被大家戏称为“健康档案”。在“健康档案”上,凡是每一位接受过检查的对象的姓名、每一次检查的日期和结果都被详细地记载在上面,似一本本健康晴雨表。每次检查后,服务队还将检查结果另外抄写在一张小纸条上交给本人,并写上这一次和下一次检查的时间,以便到时准时检查,不会忘记。自2003年6月9日至2012年7月30日,银发医疗队共活动235次,为856位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为居民免费测血压、针灸、理疗共20839人次。

  “银发医疗队”不仅为社区老年居民日常保健服务,而且还及时帮助抢救了不少突发性的病人。譬如一天,家住新华坊50幢的成秋林来量血压,她面有难色地说:“我老伴身体不太好,能不能到我家去看看。”陈知芳、任阿幼、尹雅凤三个志愿者二话没说就赶到了成家。她们发现老人嘴唇发紫,血压很高,当即判断情况紧急,必须马上送医院救治。于是一边叫三轮车把老人送医院,一边给老人的子女打电话。老人送到医院立即进了抢救室,医生说幸好送来得及时才挽回一命。

  8年多来,医疗队还固定地为13位卧床老人上门服务。83岁的徐友根4年前小中风,卧床不起,医疗队每半个月上门服务一次,为他量血压、打针灸,现在老徐已经能下楼走走了。这样的事例在“银发医疗队”里不胜枚举。新华坊社区立足于“银发医疗队”的保健学习共同体,成为了新华坊社区的一块含金量极高的便民金牌,满足了居民群众的根本需求。

  这样的社区学习共同体,贴合社区居民最切近的需求——健康,满足共同体社员最本位的学习目标——保健知识,在众多热热闹闹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当中,闪耀着它朴素而特别的色泽。

  学习:保健知识交流,茶馆特色浓厚

  队伍建立起来了,队员们的热情动员起来了,冷静下来,大家又在思考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怎样更好地为居民群众服务。志愿者们认识到,我们的组织,是以医疗保健服务为主的志愿者团队,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医疗保健技能,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志愿者们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方式,迅速地掌握了为居民群众服务的本领,为居民群众提供了优良的服务。他们主要采取的学习方式有:

  1.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医疗保健服务是一项科学性极强的项目,它不但需要较高的医疗卫生知识和病理知识,更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银发医疗队”的队员们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结合实际,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

  2.成员相互学习的方式。“银发医疗队”里的成员,既有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多年的老医生,也有热心的志愿者,他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如寿元龙同志是原纺织器材厂的医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主动向其他的同志传授医疗卫生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很快地掌握了服务的基本技能。

  3.对外请进来的方式。除了自我学习外,“银发医疗队”的成员们还利用各种场合,向专家学习。他们请长庆卫生院的社区医生来上课,请区科普讲师团的专家办讲座,认真地学习科学卫生知识,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科学卫生知识和保健服务技能,丰富了社区学习共同体的资源。

  4.凸显自我教育的方式。立足于“银发医疗队”的保健学习共同体,让退休人员从根本上摆脱掉那种“老了不中用的”的思想,通过学习共同体提供的一些活动和服务的平台,让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及社区建设,更好地实现“老有所为”,向“全生态养老社区”的方向努力,以社区的和谐化建设来提升退休人员的自我价值。立足于“银发医疗队”的保健学习共同体,在社区建设与广大退休人员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充分发挥了退休人员在社会化管理服务中的自治力量。

  5.邻里互助的茶馆学习方式。医疗队对服务过的老年人都很熟悉,大多能叫得上名字,他们不仅为居民们义诊,还宣传保健知识。谁谁打小麻将成了个清一色,兴奋过度导致心梗而抢救;谁又因为不注意按时用药而发生了脑梗……由于他们所列举的都是发生在这些老人身边的病例,得到了大家的共鸣,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家住51栋的高远龙老人说:“我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前认为不要紧,但并发症能送命,所以我们一定多学习,要注意这些问题。”

  新华坊社区立足于“银发医疗队”的保健学习共同体,它不仅是居民们自己的便民医疗服务队,更是居民自助互帮、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一个社区学习共同体成为了社区老年人的新型而特别的“保健茶馆”。

  影响:一大于一,意义深远

  为学习而学习的社区学习是累而枯燥的,为共同体而共同体的社区学习是僵化而形式的。这种群众自发、社区扶持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切合群众利益,群众的需求与快乐是一切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新华坊社区立足于“银发医疗队”的保健学习共同体从为群众服务的小事做起,贵在坚持,贵在把群众的需要当成大事来做。

  “银发医疗队”的保健学习共同体的学习使队员们真正做到了奉献多一点,真诚多一点,微笑多一点,友爱多一点,行动多一点,平和多一点,理解多一点,踏实多一点的“八多”和谐社会精神。

  新华坊社区立足于“银发医疗队”的保健学习共同体,沟通、交流、分享着各种医学保健学习资源,带动社区居民保健意识的增强,激发了社区不同层次居民间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共同体自身也得到了发展,在和谐社会、品质提升的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产生了一大于一的深远效果。

上一篇:武汉市武昌区南湖街积极探索社区教育新途径
下一篇:构建社区“学习圈”扎实推进乡村社区教育